机电工程学院简介
- 发布日期:2020-04-03
- 浏览次数:85255
机电工程学院成立于1956年,现有39个教学班级1100余名学生,有机电一体化技术、虚拟现实应用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和数控技术(三维数字化设计与3D打印)等7个专业。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 入选国家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城市运行智能设备应用技术专业群” 被评为北京市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国家示范建设重点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数控技术(三维数字化设计与3D打印)专业是国家示范专业点,是北京市“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培养基地、全国机电类国家师资培训基地。
学院与京东集团共建的京东工程师学院、与施耐德电气共建的施耐德电气城市能效管理工程师学院先后入选北京市特色高水平骨干实训基地(工程师学院),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入选教育部全国工业机器人开放性实训基地(北京市唯一1个),建成高凤林大师工作室1个,有国家财政重点支持的汽车实训基地,有全国机电一体化技术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有入选北京市示范性实训基地和国家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基地的数控实训基地,有校企合作的虚拟现实实训基地、智能制造实训基地、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和服务机器人实训基地。
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日益提升,在国际三维数字化设计大赛中,荣获全球一等奖;在国际创新大赛中,荣获金奖1项;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机电一体化赛项一等奖1项、制造单元智能化改造与集成技术大赛一等奖2项、机器人技术应用大赛一等奖1项、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大赛一等奖2项、汽车维修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4项并获单项第一名、注塑模具大赛一等奖1项;在团中央举办的全国大学生RoboTAC机器人大赛中,连续五年获一等奖,并获四届冠军;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特等奖2项。
学院具有悠久的校企合作办学传统,是“全国机械行业服务先进制造高水平骨干职业院校”、“京津冀现代制造业职教集团”副秘书长单位、“京津冀汽车职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入选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专业,服务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与海军航空大学正式签署直招士官联合培养协议。探索与创新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训中心+生产企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共同育人,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有力地促进了专业招生与就业工作,每年学生就业率均在99.6%以上。